博士后

新闻动态

联系方式

联系人:

刘汉峰 裴林保 刘畅 梅群

联系电话:0335-8074531

传 真:0335-8047376

E-mail:rsczp@ysu.edu.cn

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
438号新利官方网站_新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办公室

邮 编:066004

新利官方网站_新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195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系及相关专业成建制迁至工业重镇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组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1960年独立办学,定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5年至1997年学校整体南迁秦皇岛市。1997年1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新利官方网站_新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由原机械工业部划到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2006年,国防科工委和河北省共建新利官方网站_新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工信部、国家国防科工局和河北省共建新利官方网站_新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为了进一步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培养和造就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增进学术交流,建设高水平大学,现面向海内外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来我校工作。

工资待遇

应届博士毕业和工资关系转到我校的脱产博士后研究人员

新利官方网站_新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现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分别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力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将各设站学科情况介绍如下:


工资关系仍在原单位的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

原单位的工资福利标准低于我校脱产博士后研究人员标准的,差额部分由学校予以补发,社会保险费仍由原单位缴纳。


                           

博士后住房

根据博士后进站时的房源及博士后本人的基本情况安排住房,每月按租用面积收取房租。博士后对住房内的一切设施应爱护使用,若有损坏,应予赔偿,博士后人员所用的水、电、煤气等其它费用由本人支付。


                           

新利官方网站_新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流动站

新利官方网站_新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现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分别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力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将各设站学科情况介绍如下:


                           

  •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设立于1995年,下设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学科拥有充足的科研条件和良好的科研环境。拥有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极端条件下机械结构和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轧制设备及成套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中国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机械工业高精度轧制技术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机械工业流体动力传输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并联机构及装备基础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河北省高精度轧制技术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重型机械流体动力传输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并联机器人与机电系统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应用基础研究基地:现代轧制技术与先进钢铁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基地。

    联系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联系人:陈子明 0335-8074783

  •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设立于2001年,下设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及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本学科针对亚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相关基础理论问题,紧密结合重型机械、汽车、能源及国防工业,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形成了非平衡相变与亚稳相截留、新型亚稳材料设计合成与物性、非晶与纳米晶材料、先进钢铁材料的设计结构与性能、金属制品精密塑性加工设备及工艺性能控制、大型铸锻件材料与制造技术、金刚石及相关超硬材料、板材成形、成型设备CAD及优化、大锻件新理论与新工艺、成形过程控制、先进成形制造、先进模具制造等明确、稳定和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本学科于2005年建成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高压、微重力、急冷、深过冷、强变形等超常规手段,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形态,调制相成分,实现材料的亚稳化,并从分子、原子及电子层次上研究亚稳材料的形成过程与规律,以发展新的亚稳材料及其制备技术,这是本学科的主要特色。

    联系部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人:王少飞 0335-8074631

  • 仪器科学与技术

    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设立于2007年。下设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仪器、生物医学仪器与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为河北省强势特设学科(群),凝聚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形成了一支具有创新和竞争能力的研究团队。主要围绕光电检测与光纤传感技术、精密测试仪器技术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共形成了4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联系部门:电气工程学院

    联系人:王慧娟 0335-8057041

  •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设立于2009年,下设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河北省重点学科,有电力电子节能与传动控制河北省重点实验室,设有变频电源、高频开关电源、可再生能源、电能质量控制、功率因数校正、逆变电源、电机与控制、特种电源及故障诊断、电工理论新技术等研究室和电力电子与新能源技术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有:电力电子功率变换与控制,电力传动与轧机自动化,新能源发电与应用,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与控制,新型电工电子器件及应用。

    联系部门:电气工程学院

    联系人:王慧娟 0335-805704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设立于2007年。下设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网络控制与信息处理、冶金综合自动化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为河北省强势特设学科(群),凝聚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形成了一支具有创新和竞争能力的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等。

    联系部门:电气工程学院

    联系人:王慧娟 0335-8057041

  •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设立于2003年,下设电路与系统河北省重点学科,特种光纤与光纤传感河北省重点实验室,以及河北省光电子与通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实验设备先进,科研任务饱满,经费充足;研究水平处于学科前沿,特色鲜明,部分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主要研究方向有:特种光纤与红外技术;新型传感器理论与应用;电磁测井技术与应用;智能信息处理;非线性光学与光信息处理;新型电子材料与薄膜技术。

    联系部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人:李静 0335-8047606

  • 力学

    力学博士后流动站设立于2009年,下设工程力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力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河北省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磁弹性力学理论及应用、材料损伤与断裂机理、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及应用、材料微细观力学、计算力学及工程应用、结构振动控制与抗震加固、结构数值分析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基础稳定、特色鲜明的科研方向。

    联系部门: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联系人:侯立娜 0335-8057101

  •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设立于2009年,下设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应用化学河北省重点学科和应用化学河北省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有:无机功能材料设计、制备和评价,先进电池材料化学,新型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的理论设计与合成。

    联系部门: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联系人:屈年瑞 0335-8061569

  •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设立于2009年。该流动站科研实力雄厚,已经形成一支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为主力的学术队伍。主要研究方向有:排队论与供应网络管理、系统决策理论与优化、项目管理与工程管理、金融工程与财务风险管理、电子商务与商业智能。

    联系部门:经济管理学院

    联系人:房俊峰 0335-8387691

  • 物理学

    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设立于2012年,下设有凝聚态物理二级学科博士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凝聚态物理河北省省级重点学科。该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科研任务饱满,经费充足。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低维、介观及人工微结构的物理性质;计算凝聚态物理;光电等功能材料及特种光纤;非线性光学材料及传感器;凝聚态理论。

    联系部门:理学院

    联系人:朱晓亮 0335-805702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设立于2012年。本学科拥有完备的学科体系和支撑环境,下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河北省计算机虚拟技术和系统集成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软件中心,是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理事单位。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实验设备先进,科研任务饱满,经费充足;研究水平处于学科前沿,特色鲜明,部分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电子交易安全与网络性能优化;数据库理论与数据挖掘;软件柔性与协同;实时虚拟场景绘制与仿真。

    联系部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人:李静 0335-8047606


                           

招收条件

申请博士后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符合全国博管会及河北省博管会的相关文件要求。


                           

申请博士后需提供的材料

申请作为新利官方网站_新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研究的人员,应向我校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并在中国博士后网站填写申请表,申请者需提供下列材料:

(1)《博士后进站申请表》(一式4份);

(2)《专家推荐信》(2位专家各4份)(留学博士或外籍博士至少提供一封国外的导师或科研项目负责人、教授、专家的推荐信);

(3)《博士后进站审核表》(1式4份);

(4)《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学术部门考核意见表》(1式4份);

(5)《新利官方网站_新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进站登记表》(1式2份);

(6)身份证复印件(4份);

(7)博士学位证复印件或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复印件及学位办公室的证明4份(博士后进站半年之内须向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提交博士学位证书和博士毕业证书复印件各1份,否则以未获得博士学位处理;

(8)博士毕业证书复印件或办毕离校手续的证明;

(9)协议书(企业博士后交《联合培养博士后协议书》、外籍申请者交《外籍博士后协议书》)。


申请做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另需提供以下材料:《博士后研究项目立项表》、《博士后研究项目指导小组考核意见表》。

附件【博士后工作流程.zip
附件【进站相关表格.zip
附件【出站相关表格.zip
附件【退站相关表格.zip
附件【博士后管理文件.zip
附件【基金申报文件及表格.zip
附件【博士后开题及中期考核.zip
分享至